6.1 备份与恢复规范
一、适用范围与目标
- 适用于所有生产、测试、开发环境的数据、配置、镜像等的备份与恢复管理。
- 目标:保障关键数据安全,支持快速恢复,降低业务中断风险。
二、管理目标
- 备份策略全覆盖,频率、保留周期、存储位置规范
- 恢复流程标准化,定期演练,确保可用性
- 备份安全、合规、可追溯
三、详细规范
- 备份策略:数据、配置、镜像等定期备份,区分全量/增量,明确频率与保留周期
- 存储管理:备份数据多地存储,异地容灾,定期校验完整性
- 恢复流程:制定标准恢复流程,定期演练,操作需审批与记录
- 备份安全:数据加密、访问控制,备份介质定期检查
- 监控与告警:备份任务监控与告警,失败重试与通知机制
- 合规要求:满足等保、GDPR等法规,备份日志与记录保留
四、操作流程
- 制定备份策略 → 配置备份任务 → 定期校验 → 记录归档
- 恢复申请 → 审批 → 恢复操作 → 验证 → 记录归档
- 定期恢复演练 → 发现问题整改
五、实际案例
- 生产数据库每日全量+每小时增量备份,异地存储,定期恢复演练
- 某业务数据误删,通过备份快速恢复,业务无中断
- 备份任务失败自动告警,运维及时修复,数据无丢失
六、备份策略模板
# 备份策略
- 备份对象:
- 备份类型:全量/增量
- 备份频率:
- 保留周期:
- 存储位置:
- 加密方式:
- 负责人:
- 校验与演练计划:
七、注意事项
- 禁止无备份上线,禁止备份与生产同存储
- 恢复流程需定期演练,确保可用性
- 备份数据需加密,访问权限最小化
八、参考资料
- 《企业数据备份与恢复最佳实践》
- 《等保2.0数据备份要求》
- 团队内部备份管理制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