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.1 安全合规与审计规范

一、适用范围与目标

  • 适用于所有IT系统、云平台、网络、主机、数据库等的安全、合规与审计管理。
  • 目标:保障系统安全、满足合规要求、实现操作可追溯与风险可控。

二、管理目标

  1. 安全策略标准化,合规要求落地
  2. 审计全覆盖,关键操作可追溯
  3. 定期检查与整改,持续提升安全水平

三、详细规范

  • 网络与防火墙:端口、白名单、访问控制策略,定期安全组审查
  • 身份与权限:RBAC、最小权限原则,敏感操作多因子认证
  • 日志与审计:关键操作、登录、变更全量日志,日志集中存储与定期备份
  • 合规检查:定期安全扫描与合规自查,敏感数据加密与脱敏
  • 安全事件响应:分级响应流程,取证与报告要求
  • 数据留存:日志、审计数据保留≥180天,满足等保、GDPR等法规

四、操作流程

  1. 新系统上线 → 安全基线检查 → 权限配置 → 审计策略部署
  2. 日常操作 → 审计日志采集 → 定期安全检查 → 问题整改
  3. 安全事件发生 → 分级响应 → 取证与报告 → 复盘与改进

五、实际案例

  • 定期安全组审查,发现异常端口开放,及时关闭并记录整改
  • 生产数据库敏感操作需二次认证,操作全程审计
  • 安全事件发生后,按流程取证、报告、复盘,完善应急预案

六、安全审计记录模板

# 安全审计记录
- 审计编号:
- 审计对象:
- 审计时间:
- 审计内容:
- 发现问题:
- 整改措施:
- 责任人:
- 复查结果:

七、注意事项

  • 禁止弱口令、默认账号、未授权端口暴露
  • 审计日志需防篡改、定期备份,敏感数据加密
  • 合规要求变更需及时同步到所有系统

八、参考资料

  • 《等保2.0安全合规指南》
  • 《GDPR 数据保护合规手册》
  • 团队内部安全管理制度